
公元1160年,一位来自西班牙的旅行者走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沙漠中,沿途的沙丘引起了他的注意。他心生疑问:这里或许曾经是一个辉煌的国度?他站在沙丘上远远地眺望,细心观察后,果然发现了些许迹象。他在自己的书中写道:尼尼微的废墟就在摩苏尔城对面,指的就是古代亚述的首都。 到了17世纪,一位意大利人瓦勒在两河流域旅行时,发现了巴比伦的遗址,并带回了一些刻有楔形文字的砖块。那个时候配资炒股平,欧洲人还无法解读这些神秘的文字。经过近两百年的考古发掘和语言学家的研究,世人终于明白了楔形文字的含义。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创造的书面语言,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之一。
展开剩余46%苏美尔人的知识追求非常强烈,考古学家们在遗址中发现了许多语法表和数学题,这表明早在几千年前的黄沙之中,苏美尔人就已经开始运用数学、语文以及自然科学知识。他们运用数字来计算农业生产和其他生产活动的开销和收入,这对他们的社会发展至关重要。与此同时,苏美尔的老师们用楔形文字在泥板上写下诗歌的内容,并辅以拼音式的拼读规则,用来帮助学生练习。此外,苏美尔人还制定了数百条法典,其中的一些为后来的《汉谟拉比法典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 帝王们用泥板记录自己的功绩,官员们记录国家管理事务,神庙的砖墙上则刻着赞美神明的铭文与诗歌。通过考古学家的发现,我们可以看到苏美尔人已经开始思考自然的起源。在广阔的星空下,他们或许也曾问过:这片星空的起源是哪里?带着这样的疑问,苏美尔人将目光投向了神明,并建立了自己的神祇体系。他们通过建造神庙、举行祈祷活动来祈求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。尽管时光已过千年,这些刻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依旧流传下来,向现代人展示了那个繁荣辉煌的年代。 楔形文字是苏美尔文明的独创,最能体现苏美尔文明的特征。苏美尔人凭借地理优势,发展出灌溉农业和先进的生产技术,进而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文明。文明的进步催生了文字,文字成为文明发展的见证者和承载者。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,文字是唯一能留存下来、传承下去的载体。苏美尔的楔形文字记录了这段伟大的文明历史配资炒股平,语言和文字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推动了苏美尔文明的进程。
发布于:天津市满盈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