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、sku
SKU=Stock Keeping Unit(库存量单位),即库存进出计量的单位,可以是以件、盒为单位。
4、KPI
关键绩效指标法(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,KPI),它把对绩效评估简化为对几个关键指标的考核,将关键指标当作评估标准,将员工的绩效与关键指标作出比较评估。
5、增长率
销售增长率=(一周期内)销售金额或数量/(上一周期)销售金额或数量-1。
环比增长率=(报告期-基期)/基期×100%
6、毛利率
销售毛利率=实现毛利额/实现销售额×100%
7、老顾客贡献率
如果一家门店一年有50万毛利,其中老客户消费产生毛利40万,新客户产生毛利10万,那么这家门店的老客户贡献率是80%,新客户贡献率是20%。
8、品类支持率
品类支持率=某品类销售数或金额÷全品类销售数或金额×100%
动销比,即动销率。
公式为:(一个周期内)库存/周期内日均销量。
动销比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,一是决定了订单供货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向订单生产延伸;二是企业是否能够真正做到适应市场、尊重市场,响应订单;三是在管理时库存企业能否真正做到满足市场、不积压、不断档。
10、动销率
公式为:动销品项数/库存品项数×100%。
动销品项:为本月实现销售的所有商品(去除不计毛利商品)数量。
库存金额:为月度每天总库有库存的所有商品销售金额的平均值(吊牌零售额)。
11、库销比
等于(一个周期内)本期进货量/期末库存,是一个检测库存量是否合理的指标,如月库销比,年平均库销比等。
计算方法:月库销比=月平均库存量/月销售额;年平均库销比=年平均库存量/年销售额;比率高说明库存量过大,销售不畅,过低则可能是生产跟不上。
12、存销比
存销比是指在一个周期内,商品库存与周期内日均销量的比值,是用天数来反映商品即时库存状况的相对数。而更为精确的法则是使用日均库存和日均销售的数据来计算,从而反映当前的库存销售比例。
越是畅销的商品,我们需要设置的存销比越小,这就能更好地加快商品的周转效率;越是滞销的商品,存销比就越大。
存销比一般按照月份来计算,计算公式是:月末库存/月总销售。计算单位可以是数量,也可以是金额,目前企业多用数量来计算。比如这个月末的库存是900双,而这个月总计销售了300双,则本月的存销比为900/300=3。
个人以为,以金额来计算比较合理,毕竟库存在财务报表上是以金额的形式存在的。
14、库存周转率
等于(一个周期内)销售货品成本/存货成本。
库存天数=365天÷商品周转率。侧重于反映企业存货销售的速度,它对于研判特定企业流动资金的运用及流转状况很有帮助。其经济含义是反映企业存货在一年之内周转的次数。从理论上说,存货周转次数越高,企业的流动资产管理水平及产品销售情况也就越好。
15、坪效
就是指终端1平米的效率,一般是作为评估门店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。平效=销售业绩/门店面积。
16、连带率
销售总数量除以销售小票数量得出的比值就称作连带率。
连带率=销售总数量÷销售小票数量(低于1.3说明整体附加存在严重问题);
个人销售连带率=个人销售总数量÷个人小票总量(低于1.3说明个人附加存在问题)。
17、客单价
是指门店每一个顾客平均购买商品的金额,也即是平均交易金额。客单价的计算公式是:销售金额÷成交笔数。